乐理知识
音 乐 和 简 谱 知 识 在学古筝初级阶段,应掌握识谱的方法和技巧。目前古筝曲谱通常采用简谱(据说简谱是由法国思想家卢梭于1742年发明的),因此首先应熟练掌握简谱的基本乐理知识。以下为古筝学习过程中常涉及的基本乐理知识。 一般来说,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, 而其中最重要的是“音的高低”和“音的长短”: 1 音的高低: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,从古筝上直观看就是越远离演奏者身体音越低,越靠近演奏者身体音越高。 2 音的长短:除了音的高低外,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。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,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。 3 音的力度: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,也叫强度。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较强一些,有些地方弱一些。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。 4 音质:也可以称音色。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。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声唱音色不一样;古筝和钢琴的音色也不一样。 上述四项构成了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, 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住。 音名、唱名 按国际标准,人们将音乐中所使用的乐音用七个英文字母C、D、E、F、G、A、B来命名,这就叫音名。 在简谱中,音的高低用七个阿拉伯数字1 2 3 4 5 6 7 来表示。这些数字叫音符。我们把它们分别唱成:1–do;2–re;3–mi ;4–fa Continue Reading →